第41章 启动!-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》
第(2/3)页
毕竟,在李杰之前,国内的各种大片都是古装系列,什么唐宋元明清影视城,遍地开花。
随随便便改改就能用。
而像《流浪地球》这样的却不行。
包括之前拍摄《申海堡垒》的摄影棚,大部分都没法用。
其实,换成其他导演,可能就凑合用了。
改改就行。
到了李杰这边,那是铁定不行。
《申海堡垒》和《流浪地球》的美术主设都是他,双方是不同风格的东西。
真混着用,那不是穿着唐朝的衣服跑去清代背景的建筑拍戏吗?
《流浪地球》又不是没钱的小剧组。
忍不了!
所以。
继续等。
等待的过程中李杰也没闲着,而是跟特效团队一起商量《流浪地球》的特效设计。
他拍的自然不是照搬原版。
平心而论,《流浪地球1》的特效方面,稍微有点薄弱,毕竟,当时资金很紧张。
容不得更多的选择。
李杰拍的就不一样了。
大场面?
尽管来!
什么太空电梯、行星发动机点燃画面、太空外景等等,通通按照业内顶级标准来制作。
包括生活的日常场景,特效都给加上。
全片2000多个特效镜头,每一帧都是经费。
为了确保《流浪地球》的特效如期完成,baseFX专门扩招了一个两百人的特效团队。
这家公司在日后的口碑,其实有点一言难尽。
从行业顶端,一步一步沦为海外特效公司的专属特效团队。
也被戏称为国内特效公司的‘蓝翔技校’。
之所以越混越差,原因也很简单。
特效公司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重资产行业,设备贵、人工更贵,别说baseFX,就是国外的一些顶级特效公司,利润也不高。
如果没有项目,今天还热火朝天,明天可能就破产了。
简而言之,倘若只靠国内的电影项目,三天得饿九顿。
想要活下去,只能接外包,靠那些好莱坞项目的边角料存货。
长此以往,高端人才留不住,低端人才又养不起,只能是王小二过年,一年不如一年。
……
时光飞逝,转眼又是新的一年。
今年过年老吴家特别的热闹,因为是新媳妇上门第一年,各种亲戚朋友,来来回回走了个遍。
男方、女方家的亲戚全部算下来,零零总总有七十多家。
拜完年,李杰整个人头都大了。
累啊。
比筹备电影还累。
没办法。
谁让他是个名人。
富在深山有远亲,平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,都得走一走。
等走完亲戚,时间都过了正月十五。
贺岁档,也迎来了尾声。
今年的贺岁档,十分之热闹。
先有《泰囧》一路狂飙,继《申海堡垒》之后,国内又诞生了一部票房破10亿的电影。
然后。
春节档,《西游降魔篇》首日狂揽7885万票房。
上映半个月,票房已经超过10亿。
除了这两部电影,还有程龙主演的《12生肖》,票房也破了十亿。
比历史上的票房要高出1亿多。
票房高了那么多,大半原因得归功到《空间折迭》和《申海堡垒》两部电影。
这两部电影直接让程龙焕发了第二春。
除了这三部破十亿的电影,其他的《一九四二》、《一代宗师》等等电影,票房表现也很不俗。
截至正月十五,贺岁片票房突破70亿,同比增长70%多。
形势一片大好!
看到如此强劲的市场表现,中影、旺达也对年内即将开机的《流浪地球》充满信心。
有《申海堡垒》珠玉在前,《流浪地球》的表现应该不会太差吧?
或许能破20亿?
如果票房能破20亿,仅靠国内市场就能回本,海外市场的收益,全是赚的。
以《申海堡垒》为例,抛开国内票房不算,海外的版权收益是4000万美金。
其中,日本是大头,版权买断价是1500万。
欧美两地,版权买断费又是2000万。
其他地区零零总总卖了500万美金。
当然。
他们也知道《流浪地球》和《申海堡垒》不一样,这部片子的带着一点主旋律色彩。
受众可能更小一点。
但,无论如何,卖个2000万美金,应该没什么问题吧?
如此一来,投资收益很可能超过100%。
中影、旺达都会算的账,其他公司当然也会算。
眼见国内市场这么热,那些没上车的公司,悔青了肠子。
当初为什么不投啊?
稳赚不赔的买卖,为什么不投?
不行!
下一次,不论‘吴导’玩得多大,他们都得上车。
接着。
《流浪地球》还没开拍,那些公司就开始打听李杰的下一部电影计划。
《2177》什么时候拍?
一亿美金,我投了!
什么?
两亿美金?
第(2/3)页